智能手机机身发热主要来自三个方面:3G/GPS芯片、CPU芯片和电池。由于3G带宽和数据速度更高,功耗也相应增加,在使用3G通话和上网时,3G芯片发热严重;手持设备CPU芯片的升温与PC处理器不同,在非全负荷运行下,其大部分时间会自动降频运行,此时的升温很少,只有在全负荷状态,如游戏、密集运算( 如复杂网页浏览)、多任务切换时才会出现明显的升温。
测试场景图
我们用运行3D游戏10分钟和3G上网3分钟来测试各款手机的功耗与散热效果,室温状态为27.5℃。
MC点评:测试数据看,体积轻薄的魅族M9除了电池,其他项目的温升均比较明显,散热空间不足可能是造成热量积压的重要原因。并且其热部位为屏幕一侧的听筒部分,如果此时来电,将给耳朵和面部带来强烈的炽热不适感;小米手机CPU热量也惊人,尽管已铺设了石墨散热层,高负荷运行依然发烫明显;而天语W700和OPPO X903电池却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升温,尤其X903更为明显,这应该跟电源管理芯片有关。而在3G/GPS模块部分,M9之外的三款手机表现相当,表明基带芯片其实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部分,只与信号质量有关。
2600元的双核智能手机够便宜了吧?我还可以1999元抛。你要顶我,1680元我也行!回头1680我还可以折1000元的券给您……价格没有低,性价比没有高,只有更高!
小米手机 评分:5
售价:1999元
之前曾看过一则消息:一名在小米手机发布现场的玩家将小米的零部件展示图拍了一张彩信,发送给身在华为做物料的朋友,得到的成本估价约为1200~1300元人民币,当这位朋友得知小米手机的零售价为1999元时,只丢了一个字“啊”!
毫无疑问,小米手机不仅是四款产品中性价比高的机型,也是当前Android智能手机中性价比出色的产品,没有之一!当然,这种性价比也是需要牺牲一些用户便利的:从预售的形式看,小米手机将只通过小米官方网络平台销售,使用凡客物流进行配送,不提供实体店面和设置多个售后点。手机一旦出现故障,需回递至小米总部维修,目前还不清楚其间是否会提供备用机或者像iPhone一样采用直接更换良品的办法。不过雷军表示在有条件的地区,会提供上门回递服务。
天语W700 评分:4
售价:2680元
这可能是市场中售价低的Tegra 2双核智能手机,不仅硬件配置出色,产品做工也相当优秀。测试期间,大多数人都对W700的外观和做工持赞赏态度,甚至还获得了很多女性用户的第一眼青睐。而此前,淘宝上1680元秒杀活动更是超值。天语W700的不足在于阿里云OS目前还处在完善期,存在的BUG较多,应用兼容性和流畅度上也欠佳。不过天语官方已经“泄露”了W700的原生Android 2.2版,一些玩家已经自行进行了刷机操作,但受限于与阿里云OS的合作,估计并不会进行官方Android的升级。
OPPO X903 评分:3
售价:2998元
不久前很流行这样一句台词:“被逼的”!用它来形容OPPO X903的价格再合适不过。这款OPPO蛰伏一年多才发布的重量级旗舰手机原本的定价在4000元以上,不幸的是,它生不逢时。尽管莱昂纳多《盗梦空间》式的广告片为它赚足了人气,但4000元的售价,在天语W700和小米手机面前只能“被秒杀”。2998元,对OPPO粉丝而言是一款高性价比之作,但对大众,只能算是一个合理的价格。虽然X903的硬件配置和UI美化也有其出彩之处,但在以轻、薄为主题的智能手机市场上,厚重是其致命的弱点。
魅族M9 评分:2
售价:2699元(16GB)
相比前三款产品,魅族M9是市场经历久的Android智能手机了,年底可能将被新的Mx取代。在“退休”之前,依然还能与三位新秀站在一起,可见其在国产智能手机中的影响力。M9是一款充满争议的产品,也是魅族放弃以WinCE为内核自制系统的转型之作,由于急于上市,BUG较多。即便是现在,它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上也并不出色。轻薄的机身、精细的屏幕和出色的UI是M9容易打动人的地方,当然还有其CEO黄章的亲和力。尽管当前价格并无优势,但随着Mx的上市,其价格应该会更具性价比。只是如果参照之前魅族M8和M9一再拖延的上市时间,这个“性价比”何时会来临尚无法确定。
MC点评:毫无疑问,小米手机是本次四款手机的性价比之王,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均令人满意,天语W700尽管在硬件上超越小米手机,但由于悲剧的阿里云OS,性能难以发挥,不过借助官方泄露版Android 2.2,依然具备很高的可购买性。OPPO X903与魅族M9性价比则比较一般,仅能说价格合理。
智能手机性能强,但随之而来的是较高的功耗,不然也不会有“用Android手机的都是好男人,因为每晚都要回家充电”这样流传甚广的笑话了。虽然调侃的成分居多,但是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的无奈。那么国产智能机中的这四大神器,在续航方面的表现又是如何。我们将测试它们连续播放视频下的续航时间,充电一小时后的电量以及电池相关的设计。测试时所有手机都关闭Wi-Fi、蓝牙,同时将屏幕亮度开至大,充电时则为关机下直充。
小米手机 评分:4
小米手机:分离式电池设计,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为1930mAh(7.1Wh)
小米手机连续播放了4小时53分钟的视频,耗尽电量后充电一小时,电池容量恢复到41%。同时充电时摄像头周围明显发烫。
天语W700 评分:3
天语W700:分离式电池设计,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为1500mAh(5.55Wh)。
连续播放视频的时间达到4小时28分钟,充电一小时后的电量为61%,不过充电时的机器发热量很大,特别是底壳,有烫手感。多提一句,更换电池后安装后盖时要注意前端对齐,不然卡扣会合不拢。
OPPO X903 评分:2
OPPO X903:分离式电池设计,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为1500mAh(5.55Wh)。
连续播放视频的时间达到4小时10分钟,充电一小时后的电量为53%,充电时电池发热明显,温度较高。
魅族M9 评分:2
魅族M9:分离式电池设计,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为1370mAh(5.07Wh)。
连续播放视频的时间为3小时39分钟,一小时关机充电后电量为46%,充电时机头部位炙热明显。
MC点评:处理器频率高的小米手机,在容量大的电池的支撑下,获得了接近5个小时的连续视频播放时间,很不错。其他三款的续航时间都超过了4个小时,M9只是限于偏小的电池容量所以表现要差一些,如果是用来通话或发短信等手机的“主业”,它们的续航时间还能更长。
MC观点 小米手机:虽然不是同步双核,采用Cortex-A8架构,但是凭借1.5GHz的高主频,小米手机拥有非常棒的实际性能表现。另外,它还有不错的高分辨率大屏幕与大容量电池……当然,这些都是“浮云”,关键的是,它扛起“1999元”的大旗,将Android智能手机的“性价比”概念重新定义。即便我们阅机无数,在小米价格公布之时,也不免有些瞠目结舌。
如果发散一下,不知各位是否忆起,PC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历史,从开始几万元一台的曲高和寡,到现在DIY市场先讲配置再讲价格的惨烈性价比厮杀。小米手机,恰似PC这两个极端之间的转折点一般,这手机,不一般。
天语W700:说实话,除了握持手感很好,外壳质感不错之外,我们对天语W700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们还在纠结于它提出的,但目前不实用,并且让人有些晕头转向的云应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发芽,踏出第一步。W700在系统方面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比如取消了“窗帘”通知栏,兼容性有一定问题,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BUG。所以W700只是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云概念可以在手机上实现,但是就连如何实现,它都没有打响这第一枪。
OPPO X903:我们喜欢这机器,作为一个全键盘拥趸,目前已经很少能够买到兼顾全键盘与超大屏的智能手机了。X903其实给了我们一些惊喜,因为OPPO一直都在专注功能型手机,第一款Android智能手机,我们不敢给予太多期望。但是IPS屏幕、全键盘、不错的机身工艺、良好的续航与性能,这都让人惊喜。虽然稍微有点厚重,却并不影响它给我们整体的好感觉。
魅族M9:把M9放到这里,其实略有些不公平,毕竟不是同时期的产品。但是谁叫MX迟迟无法推出呢?现实往往是残酷的,M9的现实就是不管它是不是同时期产品,都需要在市场中与这些后起之秀同台竞技。所以,我们也是公平的。M9大的优势在于3.5英寸实现了960×640的超高分辨率,但是Pentile-RGBW像素排列方式带来的颗粒感,让这个优势打了大折扣。所以M9就还能依凭的,就只有机身小巧这一项了,对应的,自然还有屏幕稍小的劣势。
马云、雷军、黄章,当然还有“莱昂纳多”背后的段永平,他们虽然公司规模、地位、身家有所区别,但毫无疑问都是中国IT或有势、或有钱、或有名的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如果落脚到智能手机上,马云初来乍到,雷军高歌猛进,黄章埋头实干,段永平胜利转型,经历虽各不相同,其实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以我们的四侠之争,还算公平。争来争去,不知道各位品出些味道没有——如梦初醒般,国产手机品牌不知何时已经乾坤倒转,昔日领军品牌早已不见踪影,浪淘去所有英雄,也算一大奇观。另一边厢,入市极深的巨头与先锋们,却极力要跻身智能手机之列。一去一来之间,不知有否国产手机大机会——开源的系统、更简明的“好产品”标准、成熟的解决方案、庞大到能够给予任何懂得宣传的新品牌以生存空间的市场、以及从未有过的如此充沛的可消费内容……波导的陨落,不想再见。